荊州市荊州區(qū)農業(yè)科技服務中心農藝師張莉
張莉在工作中。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際凱 通訊員 董騫
“小張,祝賀你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月26日上午,在荊州市荊州區(qū)農業(yè)科技服務中心,張莉接到了八嶺山鎮(zhèn)天河國富家庭農場負責人向國富的電話。
深耕農業(yè)科技推廣領域十余年,這位“80后”女農藝師說,能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yè),是一種幸福。
從打字員到農藝師
都知道從事農業(yè)這一行是個苦差事,為啥還要一頭“扎”進稻田里?
張莉說,這都源于自己心中的那份為農情結。
張莉從小跟著爺爺奶奶在農村生活,種田養(yǎng)魚?!澳莻€時候,看到很多老人背著‘水鼓子’(背負式噴霧器),深一腳淺一腳地在稻田里噴藥,心里不是滋味。當時就在想,如果能有更先進的農業(yè)器械,讓種田不再這樣吃力,該有多好?!睆埨蛘f。
2000年,張莉中專畢業(yè)后,先后在荊州區(qū)水利局長湖管理段、荊州區(qū)農委辦公室做打字員。工作之余,她常跟著單位里的老專家下鄉(xiāng),水稻病蟲害防治、優(yōu)質品種篩選、先進農業(yè)器械推廣,這些工作讓張莉的為農之心再次萌動。她決定向農技人員轉型。
從打字員到農技人員,轉型談何容易。張莉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筆記錄,查閱了大量農業(yè)技術資料,還6次到華中農業(yè)大學參加培訓。幾年時間,張莉把荊州區(qū)的幾十個行政村跑了個遍。
“每次下鄉(xiāng),我基本上都是‘扎’在稻田里,胳膊上腿上都是劃痕?!睆埨驅比請笕接浾哒f。
她至今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獨立研判水稻病蟲害的事。
2008年,張莉接到向國富的求助電話。她帶著農技人員趕到現(xiàn)場,看到成片被“一代二化螟”幼蟲啃食過的水稻。如果控制不好,200多畝水稻就要絕收。
“明明已經打了農藥,可為啥還是長蟲?”面對焦急的向國富,張莉下地仔細查看。經過研判,張莉得出“幼蟲產生抗藥性,需要更換農藥”的結論。
隨后,其他專家的判斷驗證了張莉的結論。通過更換農藥,蟲害得到有效控制。
讓農民勞作更省力
無人機施藥既能降低農民的勞作強度,還能提高施藥的安全性和均勻性。
張莉召集荊州區(qū)的農業(yè)市場主體負責人,現(xiàn)場觀摩無人機噴灑農藥。
“這個東西好是好,就是太貴了。”面對超過12萬元的售價,大家望而卻步。看到這些,張莉又組織大家到武漢實地考察。
2014年,李開寶家庭農場在荊州區(qū)首開先河,購入一架八旋翼無人機。為了減輕農場的負擔,張莉協(xié)調相關部門,為農場爭取農機補貼。
如今,荊州區(qū)13個農業(yè)市場主體已經擁有70多架無人機。
扎根鄉(xiāng)村,張莉感受到這些年農村的日新月異。她說:“農村越來越美,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大家都感謝黨的好政策?!?/p>
今年是張莉入黨的第20年。在這一年被推選成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張莉坦言這是自己“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我感到很榮幸,也深感責任重大。我會懷著一顆感恩之心,蹲下身子,在實驗室和農田,專家和農民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121vipspeaking.com/butie/20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