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進口二手農機市場在哪里:云南陸良華僑農場介紹?
國營陸良華僑農場位于陸良縣東南城郊,始建于1954年10月,是一個以農業(yè)為主集農工商貿為一體的綜合性國有農業(yè)企業(yè)。境內地勢平坦,綠樹成行,氣候宜人,空氣清新。農場擁有良田萬畝,水土資源豐足,水利設施完善,交通便利,在發(fā)展新型農業(yè)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曾因裝備了先進農業(yè)機械而成為云南第一個機械化農場,當時隸屬省農業(yè)廳管理。?
20世紀60年代陸良華僑農場開始接收安置來自印度、馬來西亞等國的歸難僑,并改由中央華僑事務委員會領導,委員會委托云南省華僑事務處管理該農場。從1970年開始,農場實行軍事化管理,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云南生產建設兵團獨立第四團。1974年10月撤銷軍管,更名為國營陸良華僑農場,隸屬省農墾總局。1978年,農場劃歸云南省僑辦領導管理,并開始大批接收安置越南等國的歸僑和“印支難民”。
作為國家接收安置歸難僑的全國八十四個基地之一,曲靖市唯一 一家華僑農場。陸良縣華僑農場先后安置了來自印度、印尼 老撾進口二手農機市場在哪里、馬來西亞、日本、泰國、越南、老撾、緬甸等國家的三千九百多名歸國華僑難僑。幾十年來,他們早已在陸良安居樂業(yè),與陸良社會融為一體,并將原所在國五彩斑斕的文化帶到陸良來,領風氣之先。?
華僑農場的華僑,他們在生產生活之余,穿著奇異的服裝,騎著難得一見的外國摩托車、時尚輕便的小輪圈自行車,走村串寨,為村民拍照、攝像、修理電器。車上馱著雙喇叭的收錄機,音量開得很大,陌生而好聽的音樂、流行歌曲、音樂廣播劇隨著他們的身影傳遍了陸良的村村寨寨、田間地頭,成為那時陸良的一道風景。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當官方和主流媒體還在對年輕人留長頭發(fā),著牛仔服、喇叭褲、花襯衣大驚小怪、爭論不休的時候,對來自港臺、東南亞的“靡靡之音”——流行音樂進行封殺的時候,陸良城市鄉(xiāng)村的青年人早已將騎小輪圈自行車、大膽著裝、聽流行音樂作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老撾進口二手農機市場在哪里 幾十年過去了,昔日的荒海子變成了今天年產糧食4304噸、鮮魚993噸的魚米鄉(xiāng)。蔬菜開發(fā)經營已初具規(guī)模,自建冷庫已經運行,產品直銷廣東、廣西等省外市場,年產四季仍供不應求,在當?shù)啬酥量h外形成了較大影響,在縣委、政府的扶持下,即將建成千畝商品蔬菜基地。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121vipspeaking.com/ershou/226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