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二手農機牌隨車吊價格:石河子有了新標簽
當年,軍墾戰(zhàn)士和支邊青年在荒漠戈壁上建起一座新城?,F(xiàn)在,這里“半城綠樹半城樓”——
石河子有了新標簽(來這里打卡(20))
一九五五年三月十九日出版的人民日報頭版。資料圖片
圖為石河子市明珠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黨委宣傳部供圖
“這個拉犁的架式,和我們當年一模一樣?。 ?/p>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市中心的軍墾文化廣場上,面對著“軍墾第一犁”雕塑,84歲的軍墾第一連老連長胡友才擺出了拉犁造型。講起參加墾荒的往事,他腰桿挺得筆直,說話聲音洪亮,不減當年豪邁之氣。
64年前,胡友才從江蘇連云港晃晃蕩蕩坐了好多天車,來到石河子,成了一名軍墾人。當時這里滿眼荒涼,原本是瑪納斯河沖流而過的一條卵石溝,除了石頭就是石子,所以叫作石河子。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二兵團進駐此地屯墾戍邊,時任新疆軍區(qū)代司令員王震將軍大聲宣告:“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建起一座新城。”
1951年,由上海建筑專家組成的規(guī)劃設計小組拿出了石河子市城市建設方案草圖。同年5月,石河子城市建設開工,年底就建成土木結構平房733間,修筑道路14.7公里。軍墾人的建設成就陸續(xù)見諸報端,1955年3月19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了一則消息,標題是《新疆生產部隊棉田擴大一倍》,文中寫道:“新疆軍區(qū)生產建設兵團今年計劃種植棉花十二萬多畝,面積比去年擴大一倍多,單位面積產量平均要求比去年實收單位面積產量提高百分之一百一十六點二?!?/p>
屯墾之初,條件忒苦,但沒人退縮。剛見到戈壁時,胡友才吃了一驚:“江蘇早就春暖花開了,這地里怎么還有雪哩?”他好奇地伸手抄了一把雪,更納悶了,為啥捏手里不化?一問才知,這不止是雪,還有地里的鹽堿。
“那時候,我們想種點糧食可太難了?!焙巡耪f,“地里鹽堿大,我們也不曉得啊,就把種子撒貴州二手農機牌隨車吊價格下去,春天種了17公斤麥子,秋天收上來才4公斤半,照這么下去連飯都吃不上。得治鹽堿!”可荒漠上的鹽堿哪有那么好治,墾荒戰(zhàn)士們踩在鹽堿地里,不幾天腿上的皮膚就泡得發(fā)白,“那也沒轍,抹點藥膏接著干?!?/p>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軍墾戰(zhàn)士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支邊青年,從人拉肩扛做起,挖渠引水、開荒種地,掀起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在荒漠戈壁上紡出了新疆產的第一縷紗,織出了新疆產的第一匹布,做出了新疆產的第一塊糖,建成了共和國軍墾第一城,一曲《戈壁灘上蓋花園》傳唱不衰。
“我有個老戰(zhàn)友,叫冷秀芬,她一心撲在墾荒上,年紀輕輕就犧牲在勞動崗位。”說到這,胡友才抹了把淚水,“每逢清明節(jié),我都會去祭奠冷秀芬,告訴她,石河子變得越來越好了?!?/p>
記者到石河子采訪時,正趕上春播季。在石河子郊外一片棉田,放眼一望,至少有上千畝地,地里卻只有幾個人,還有一臺播種機和一臺整地機。
遠遠地,播種機開過來,嘿,竟然沒有駕駛員!“我們這的播種機都用上了北斗導航,把路線設定好,播種機自動向前開?!辈シN機管理員朱世豪笑著說,“我只需要坐在有空調的駕駛室里跟車,在掉頭拐彎的時候操作一下就行,播種又快又好。”
播種機、整地機、采棉機、無人機……今天,高新科技成了石河子農業(yè)發(fā)展的新標簽:各類農作物種植全部采用節(jié)水灌溉;大型農機100%配套了北斗導航系貴州二手農機牌隨車吊價格統(tǒng),實現(xiàn)精準播種、耕地;棉花、小麥等主要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6%以上。
70多年來,石河子城市建設腳步從未停歇,早已成為“半城綠樹半城樓”的生態(tài)宜居之城,被譽為瑪納斯河畔的“戈壁明珠”。綠,是石河子聞名天山南北的又一個標簽,城區(qū)綠地面積達3437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超過12平方米。
66歲的陳朝文在石河子住了50多年,他說:“我們石河子人愛種樹。就講我吧,年年都去西公園種樹,以前種樹時,還想著做個記號,等將來帶孩子們來看看我種的貴州二手農機牌隨車吊價格樹?,F(xiàn)在啊,樹太多,根本找不著。”
“我到過許多地方,數(shù)這個城市最年輕,它是這樣漂亮,令人一見傾心……”詩人艾青當年為石河子寫下的詩句,正在引起更多共鳴。
“我就覺得咱石河子好?!绷铌惓淖類芤獾模菭恐鴮O輩緩步走在石河子綠樹濃蔭下,品味這座繁華城市的每一處變化。(記者 葉曉楠)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121vipspeaking.com/ershou/58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