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縣附近二手農機買賣:精細高效 提質減損 安徽著力提升小麥機收作業(yè)質量(糧食生產一線探行)
來源:人民日報
麥浪翻滾,機械轟鳴。
6月7日,在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趙集鄉(xiāng)界牌村,連片麥田,兩臺聯(lián)合收割機來回穿梭。麥穗一茬茬割下,麥粒一顆顆飽滿。一個上午的緊張作業(yè),能收割三四百畝地。
“我這1156畝小麥,3臺機子加把勁,1天就能收割干凈。今年平均畝產能有1200斤以上!”陣陣麥香襲來,種糧大戶王韶山喜上眉梢。
作為太和縣順祥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老王種地,從播種到植保,再到收割,早就實現(xiàn)了全程機械化管理。合作社里的100多臺農機,今年不僅為周邊1.5萬畝麥田提供了社會化服務,12臺大型收割機還前往外地開展跨區(qū)作業(yè)。從浙江余姚到河北衡水,自南向北,搶抓農時。
這要放在過去,想都不敢想。
以前種地,設備少、動力小,別說收割,施肥打藥都費勁。有一年,三輪的自走式噴桿噴霧機裝滿了藥,卻因下雨不能下地。老王急得跑到縣里買了背負式噴霧器,人工噴灑,這才沒有耽誤時機。
機械換代升級速度快。指著田里的收割機,老王感慨,以前用的太和縣附近二手農機買賣小型收割機,忙活一天才收五六十畝地,一邊收還一邊掉麥粒,“如今小麥機收損失率降低到了2%以內,按畝均單產1200斤計算,一畝地能多掙約60塊錢。”
顆粒歸倉,還有訣竅。夏收時節(jié),一場場以“精細高效、提質減損”為主題的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在江淮大地輪番上演。農機手們收割、脫粒,一氣呵成;麥田專家撿拾麥粒、測算減損率,一絲不茍。
提升小麥機收作業(yè)質量是夏收的重要一環(huán)。安徽今年舉辦了50多場太和縣附近二手農機買賣機收減損系列活動,全省機收損失率在2%以下,較往年下降1個百分點,挽回小麥收獲損失超3億斤。
走進太和縣舊縣鎮(zhèn)張槐村,種糧大戶徐淙祥的千畝麥田中,農作物病蟲疫情田間監(jiān)測站十分顯眼。智能型蟲情測報燈、小麥赤霉病自動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農作物病菌孢子自動捕捉培養(yǎng)系統(tǒng)……連上手機,從光照強度、土壤水分,到氣溫氣壓、蟲情病害,一目了然。
安徽是全國糧食主產區(qū)。來自省農業(yè)農村廳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6月9日,安徽收獲4280萬畝小麥。
“今年安徽小麥預計產量350億斤,較上年增加約10億斤。實太和縣附近二手農機買賣現(xiàn)小麥生產‘十九連豐’,當無問題?!卑不帐∞r業(yè)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介紹。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121vipspeaking.com/ershou/79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