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是什么東西?茯苓有什么作用
農機大全網(www.121vipspeaking.com)今天給各位分享茯苓是什么東西?茯苓有什么作用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茯苓是什么東西?茯苓有什么作用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茯苓產地在哪里?茯苓的生長過程 ♂
茯苓產地在哪里?茯苓的生長過程茯苓常寄生于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上,我國河北、河南、山東等多地均有分布,越南、泰國和印度也有分布。茯苓菌絲體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會分解基質成分,逐漸增大形成菌核,菌核發(fā)育到一定程度后露出土面,在測下方產生子實體,子實體產生孢子,孢子萌發(fā)生長,又開始了新一代的生活。茯苓皮、茯神等都是常見的茯苓種類。
一、茯苓的產地在哪里
茯苓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上,偶見于其他針葉樹及闊葉樹的根部,我國分布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山西等地,主產于安徽、云南、湖北,越南、泰國和印度也有分布。
二、茯苓的生長過程
茯苓菌絲體在外界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會分解基質成分,選擇吸收并轉化成自身的營養(yǎng),逐漸增大。當菌絲體大量形成并占據整個基質后,在適宜處聚結成團,形成菌核。當菌核在土壤中發(fā)育到一定程度,逐漸向上膨大增長上部露出土面,并在露出土面的側下方產生乳白色片狀細小蜂窩狀的子實體。子實體成熟后,大量孢子從子實體層內釋放逸出。孢子在適宜條件下,萌發(fā)、生長,形成新的菌絲體,開始了新一代的生活。
三、茯苓的常見種類
1、茯苓皮:茯苓皮是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功利水消腫,適用于浮腫、小便不利等證明書,常與生姜皮、桑白皮、陳皮、大腹皮配合,即五皮散。
2、帶皮苓:帶皮苓即將切斷茯苓,取帶皮殼的紅茯苓,效果主治與茯苓皮相同,如果沒有帶皮茯苓,可以用3/4茯苓、1/4的茯苓皮混合替代。
3、赤茯苓:赤茯苓即茯苓菌核的赤色部分,功擅利水滲濕,適用于水濕、停飲等證,常與豬苓、澤瀉配伍。
4、白茯苓:白茯苓即茯苓菌核的白色部分,功擅健脾,適用于脾虛體倦、食少便溏之證,常與黨參、白術、甘草配伍。
5、茯神:茯神即茯苓菌核中貫穿松根部分切成的小塊,功擅寧心安神,適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證。為了加強療效,還常和朱砂拌用,稱為朱茯神或朱衣茯苓。
茯苓什么時候種,5-6月播種種植 ♂
茯苓什么時候種,5-6月播種種植茯苓一般在夏季種植。
茯苓喜溫暖,在南方種植較多,可提前種植,種植時間是在5-6月之間,北方氣溫較低,需要等到夏季才能種植,若遇雨季會推遲1-2天播種,雨季節(jié)可能會推遲一兩天來進行播種,要在晴天進行播種,能夠有效增加產量。
一、茯苓什么時候種
1、茯苓一般在夏季進行播種。具體的時間是在五月份到六月份之間,如果遇到暴雨,雨季節(jié)可能會推遲一兩天來進行播種。
2、因為茯苓是一種喜歡溫暖的植物,所以南方種植的較多。當然,根據種植的地區(qū)不同,種植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南方只要在溫暖的溫度下就可以進行種植,而北方需要等到夏季進行種植。
3、在種植的時候要選擇晴天來種植,這樣可以更好地讓茯苓進行生長,還會有效地增加產量。
二、茯苓怎么種
1、茯苓可在排灌條件好、pH值適中、背風向陽的沙壤土上栽培。接種后,可根據不同情況采用切肉連肉法、木段連木法或菌絲法。
2、接種后7-10天之內,茯苓菌絲會呈白色生長。接種后1-2個月,茯苓菌絲不能在基部表面生長,需重新種植。一般接種后8-10個月即可收獲。
三、茯苓什么時間成熟
1、茯苓通常在接種后8-10個月成熟。收獲的茯苓在室內棚內堆放,用稻草覆蓋5-6天,然后攤鋪1-2天。
2、待水分蒸發(fā)后,再堆起來,用吸管蓋緊,放置5-6天,遇陰雨天,可用木炭火烘干,但不能用明火烘烤,以免煙霧使茯苓片發(fā)黃而影響產品質量。
茯苓是什么東西?茯苓有什么作用 ♂
茯苓是什么東西?茯苓有什么作用茯苓俗稱云苓、松苓,是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白色,產于云南、安徽等地。茯苓菌絲體是茯苓孢子萌發(fā)的,只存在于萌發(fā)的初期。茯苓子實體則通常產生在菌核表面。茯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寧心安神等功效,可用于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等多種疾病,用途十分廣泛。
一、茯苓是什么東西
茯苓俗稱云苓、松苓、茯靈,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紅色,其原生物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產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發(fā)汗”后,攤開晾至表面干燥,再“發(fā)汗”,反復數(shù)次至現(xiàn)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陰干,稱為“茯苓個”?;驅Ⅴr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干,分別稱為“茯苓塊”和“茯苓片”。
二、茯苓菌絲體
茯苓菌絲體包括單核和雙核兩種菌絲體,單核菌絲體也稱為初生菌絲體,是茯苓孢子萌發(fā)的,只存在于萌發(fā)的初期。雙核菌絲又稱次生菌絲,是菌絲的主要形式,兩種性別不同的單核菌絲相遇,經質配合形成。菌絲體外觀呈白絨狀,具有獨特的多同心環(huán)狀菌落。在顯微鏡下觀察,菌絲體由許多分支的菌絲構成,菌絲內由橫隔膜分為線形細胞,寬約2~5微米,頂部常見鎖狀聯(lián)合現(xiàn)象。
三、茯苓菌核
茯苓菌核是由大量菌絲及營養(yǎng)物質緊密集聚而成的休眠體,球形、橢球形、扁球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小者重數(shù)兩,大者數(shù)斤、數(shù)十斤,新鮮時質軟、易折開,干后堅硬不易破開。菌核外層皮殼狀,表面粗糙、有瘤狀皺縮,新鮮時淡褐色或棕褐色,干后變?yōu)楹诤稚?,皮內為白色及淡棕色。在顯微鏡下觀察,菌核中白色部分的菌絲多呈藕節(jié)狀或相互擠壓的團塊狀。近皮處為較細長且排列致密的淡棕色菌絲。
四、茯苓子實體
茯苓子實體通常產生在菌核表面,偶見于較老化的菌絲體上,蜂窩狀,大小不一,無柄平臥,厚約0.3~1厘米。初時白色,老后木質化變?yōu)榈S色。子實層著生在孔管內壁表面,由數(shù)量眾多的擔子組成。成熟的擔子各產生4個孢子(即擔孢子)。茯苓孢子灰白色,長橢圓形或近圓柱形,有一歪尖,6×2.5~11×3.5微米。
五、茯苓有什么作用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癥,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fā)揮其獨特功效。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121vipspeaking.com/news/11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