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和小麥種子怎預防病害,播種前要剔除癟粒和病粒
農機大全網(www.121vipspeaking.com)今天給各位分享大麥和小麥種子怎預防病害,播種前要剔除癟粒和病粒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大麥和小麥種子怎預防病害,播種前要剔除癟粒和病粒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大鱗副泥鰍養(yǎng)殖技術,附棲息環(huán)境 ♂
大鱗副泥鰍養(yǎng)殖技術,附棲息環(huán)境大鱗副泥鰍養(yǎng)殖的親鰍主要從上年的成鰍池中選擇,也可以從附近的市場中選擇,親鰍養(yǎng)殖池面積為1200-1500平方米,正常水位60-80厘米,透明度20厘米,肥度適中。在親鰍投入之前,用生石灰和漂白粉、茶籽粕等徹底清理池塘消毒,進入3月,水溫超過10℃時可投入人工飼料,飼料要求以動物蛋白為主。
一、大鱗副泥鰍養(yǎng)殖技術
1、親鰍選擇
用于繁殖的親鰍主要從上年的成鰍池中選擇,也可以從附近的市場中選擇。雌鰍一般要求體重25克以上,體長14-18厘米。雄鰍的體重要求不嚴格,一般體重在12克以上,體長在10厘米以上。體表顏色正常,光滑無病斑,體型均勻,活動敏捷,年齡2-3齡。催產時應選擇發(fā)育良好、腹部卵巢輪廓明顯的雌鰍和健康活潑的雄鰍配對,雌雄比為1:2。
2、池塘條件
不論來自哪里的親鰍都必須在池塘進行產前培育,培育時間不少于2個月。親鰍養(yǎng)殖池面積為1200-1500平方米,正常水位60-80厘米,透明度20厘米,肥度適中。在親鰍投入之前,用生石灰和漂白粉、茶籽粕等徹底清理池塘消毒。藥性消失后,施用基肥,培育肥料水質,培育親鰍。放養(yǎng)密度為每畝水面投入325公斤的親鰍,雌雄混養(yǎng)。
3、鰍池管理
進入3月,水溫超過10℃時可投入人工飼料,飼料要求粗蛋白質含量30-35%、脂肪5%,以動物蛋白為主。池塘水溫15℃時喂食量為體重的1%左右,水溫20℃時喂食量為體重的2%左右,水溫25℃以上喂食量為體重的3%左右。喂食時間為上午8-9點,下午16-17點。每周定期沖水一次,每次2小時,加深水位5厘米,不要大量換水,保持一定的肥度有利于大鱗副泥鰍性腺發(fā)育。
4、催產時間
大鱗泥鰍適當的催產時間從4月中下旬到5月初,水溫為16℃-18℃,過晚性腺容易成熟。催產用具主要有容量為1-2毫升的醫(yī)療用注射器和配套針頭數支,用于親鰍注射的催產劑、解剖盤、剪刀、刀子、鑷子等,用于取出精巢的毛巾數條、硬羽毛數支、1000毫升的細口瓶1個、格林氏液和醫(yī)療用生理鹽水、20毫升或50毫升的吸管2支、水盆和水桶數支。
5、催產藥物
經過試驗研究,發(fā)現用于大鱗副泥鰍催產的藥物以地歐酮(DOM)加基礎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或地歐酮加促黃體素生成素類似物的混合激素效果較好,單獨使用HCG價格高,效果差。注射劑量為地歐酮0.5-1毫克/尾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300-500單位/尾,或地歐酮0.5-1毫克/尾加促進黃體素生成素類似物2-3微克/尾。
6、催產方法
首先用生理鹽水將每條魚的藥量配成注射液,一般在20克左右的親鰍注射0.5-0.7毫升。注射時兩人一組,一人用泥鰍控制網固定泥鰍,另一人用醫(yī)用注射器注射。采用背部肌肉內注射方法,針尖和鰍體為45°角,向頭部方向注射藥物,深度為0.2厘米。為了防止針頭過深傷害泥鰍,可以在針尖纏上棉線,或者在針頭上套上一小段膠管的方法來處理針頭,要求針尖露出0.2厘米。
7、產卵孵化
催產結束后,用微流水刺激親鰍產卵,水溫22℃時12-15小時,水溫25℃時8-10小時,大鱗副泥鰍開始發(fā)情、追逐、纏繞、產卵,受精卵從網目中掉入環(huán)道。產卵結束后,網箱和泥鰍一起拿走,受精卵進入孵化階段,此時加大水流,沖入沉入環(huán)底的泥鰍卵。同時,用攪拌板從下面把鰍卵攪起,操作持續(xù)30分鐘左右,等結塊的鰍卵分離后即可降低流速,流速控制在10厘米/秒左右。水溫為22℃時,經過41小時,90%孵化的受精卵孵化,水溫為25℃時,需要30-32小時。
二、大鱗副泥鰍的棲息環(huán)境
1、大鱗泥鰍見于底泥深的湖邊、池塘、稻田、水溝等淺水水域。生活水溫為10-30℃,最佳水溫為25-27℃,屬于溫水魚類。水溫上升到30℃時,泥鰍潛入泥中度過夏天。冬天水溫下降到5℃以下時,進入泥中20-30厘米深度越冬。對低氧環(huán)境的適應性強,除了腮呼吸外,還可以進行皮膚呼吸和腸呼吸。視覺很弱,但觸覺和味覺非常敏感。
2、大鱗泥鰍是雜食性魚類,在幼魚階段攝取動物性餌料,以浮游動物、搖蚊幼蟲、絲蚯蚓等為食物。長大后,餌料范圍擴大,除了可以吃多種昆蟲外,還可以攝入絲狀藻類、植物根、莖、葉、腐殖質等。成鰍主要是攝取植物食物。一般多為夜間攝食,水溫在10℃以下、30℃以上停止攝食。一般生活在土里,有危險的話會很快鉆進土里。
大鵝無法站立用什么藥 ♂
大鵝無法站立用什么藥大鵝無法站立可能是患有軟腳病,此時可對它使用維丁膠性鈣注射液。
用藥方法:將病鵝集中隔離,并肌注“維丁膠性鈣注射液”,用量為2毫升/只,每天1次,2-3天為1個療程,其它鵝可飼喂益生素和維生素,并拌料使用貝殼粉、碳酸鈣。
預防方法:做好清潔工作,讓鵝舍保持干燥,平時讓鵝群多曬太陽,天氣較差時可拌料使用維生素D3。
一、大鵝無法站立用什么藥
大鵝無法站立可能是患有軟腳病,發(fā)病原因和用藥方法如下。
1、用藥方法
(1)集中隔離病鵝,并對其肌注“維丁膠性鈣注射液”,每只病鵝使用2毫升,每天使用1次,2-3天為1個療程。
(2)對其它健康鵝飼喂益生素、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A、維生素D3),并在飼料中添加貝殼粉、碳酸鈣,添加量為0.5毫克/只。
2、預防方法
(1)讓鵝舍保持干凈、干燥,連續(xù)陰天時要拌料使用維生素D3。
(2)合理搭配飼料,提供全面的營養(yǎng)。適當延長放牧,讓鵝群多曬太陽。
3、發(fā)病原因
(1)飼養(yǎng)管理不當,養(yǎng)殖環(huán)境過于潮濕,或缺少光照。
(2)養(yǎng)殖密度較大,舍內的有害氣體未能排出,比如氨氣、一氧化碳等。
(3)鵝群的運動量不足,飼料中的營養(yǎng)不全面,缺少維生素D3(或其他種類的維生素)以及鈣元素,或鈣、磷的比例不適宜。
二、鵝瘟會出現什么癥狀
1、發(fā)病初期,病鵝體溫上升至42-43℃,表現出精神萎靡、胃口廢絕、翅膀下垂、兩腳發(fā)軟、伏地不起的癥狀。
2、部分病鵝出現眼瞼水腫、流淚、眼睛周圍的羽毛較濕潤、結膜充血或出血的情況,或是出現呼吸困難、頭頸腫大、常仰頭且咳嗽、鼻孔流漿液或粘液性分泌物的情況。
3、病鵝出現腹瀉,排出黃綠色、灰綠色、黃白色的稀便,且糞便中帶血。病鵝的肛門出現水腫,泄殖腔粘膜充血、腫脹,情況嚴重時泄殖腔外翻。
4、倒拎病鵝時,嘴中會流出綠色發(fā)臭的粘稠液體,經過2-5天后病鵝通常就會死亡,但有時病程會延長。
5、患病的成年鵝,一般具有腹瀉、跛行、流淚、產蛋率降低等癥狀。
大鵝的養(yǎng)殖方法,有哪些要點 ♂
大鵝的養(yǎng)殖方法,有哪些要點選地:選擇地勢高燥、陽光充足的地方,并且附近的交通要便利、水電充足。
選種:選擇體型大、耐粗飼、生長發(fā)育速度快、飼養(yǎng)周期短、增重效果好的品種。
飼料:可利用各種野草、蔬菜、飼草等作為肉鵝飼料。
飼養(yǎng)管理:要準備育雛室,要保持育雛舍的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
疾病預防:嚴格執(zhí)行免疫計劃。
一、選地
1、選擇場所時,要選擇符合當地發(fā)展和土地規(guī)劃的場所,選擇地勢高燥、陽光充足的地方,并且附近交通方便、水電充足。
2、鵝場周圍需要水質好的水源,方便鵝群放水,鵝場附近需要足夠的草源,草質要好。鵝場要遠離化工廠等污染源,遠離交通要道,距離主要干線和城鎮(zhèn)主要居民1000m以上,這樣利于防疫。
二、選種
選擇體型大、耐粗飼、生長發(fā)育速度快、飼養(yǎng)周期短、增重效果好的品種,要求飼養(yǎng)75~90天齡體重達到3.5kg以上的品種。
三、飼料
肉鵝為食草型水禽,有強健的肌胃和發(fā)達的盲腸,消化粗纖維的能力較強,可以利用大量的青綠飼料,如各種野草、蔬菜、飼草等都可作為肉鵝的飼料,因此飼養(yǎng)成本較低。
四、飼養(yǎng)管理
1、首先要準備好育雛室,要求有良好的保溫和通風性能,在進雛前要全面清洗和消毒育雛室,并進行檢修。
2、因雛鵝的體溫調節(jié)能力較差,抗寒能力不強,因此要保持育雛舍的環(huán)境溫度,冬季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夏季則要做好防暑降溫的工作。
3、育雛室還要控制好相對濕度,如果濕度過大易引起雛鵝腹瀉,還易造成舍內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使雛鵝患病,導致雛鵝死亡率上升。在育雛期還要加強通風換氣,良好的通風不但可以保持鵝舍溫度、相對濕度適宜,還可保持鵝舍空氣新鮮,給雛鵝提供一個適宜的生活環(huán)境,提高雛鵝的成活率。
五、疾病預防
要根據當地的疫情發(fā)生情況和本場實際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嚴格的執(zhí)行免疫計劃。同時,定期對鵝群進行全面驅蟲,選擇廣譜、高效、低價的藥物驅蟲。做好環(huán)境控制工作,加強日常環(huán)境衛(wèi)生清潔工作,勤換墊草墊料,做好鵝場內外環(huán)境的消毒工作。
大麥和小麥種子怎預防病害,播種前要剔除癟粒和病粒 ♂
大麥和小麥種子怎預防病害,播種前要剔除癟粒和病粒農業(yè)防治:播種前對種子進行篩選,剔除掉癟粒及病粒,播種前曬種1-2天,同時注意與其他作物實行合理輪作,并把控好播種時間。
藥劑拌種:使用60g/L戊唑醇懸浮種衣劑(每100kg種子使用50ml)或50g/L苯醚·咯菌腈懸浮種衣劑(每100kg種子使用100-300ml)進行拌種,于陰涼處放置、堆悶6-8小時后再播種。
一、大麥和小麥種子怎預防病害
1、農業(yè)防治
(1)選用無病種子:帶病種子是小麥腥黑穗病、大麥條紋病發(fā)病的主要侵染源,要選用兩種病害非發(fā)生區(qū)的種子。近年發(fā)生腥黑穗病的品種,要做好種子檢驗,保證病種不入田。
(2)精選種子:麥子播種前要進行篩選,去除癟粒、病粒。種子處理前曬種1~2天,確保麥種含水量不超過13%,以提高種子的發(fā)芽活力和抗病能力。
(3)合理輪作:大麥條紋病發(fā)生嚴重的田塊,建議改種油菜、小麥、綠肥等作物。
(4)適時播種:小麥的播種適期在11月初至11月20日;大麥應在11月15日前完成播種。防止麥種發(fā)芽、出苗期間氣溫降低以致芽期延長,利于病菌侵染。
2、藥劑拌種
(1)每100公斤麥種選用60克/升戊唑醇懸浮種衣劑(立克秀)50毫升,或50克/升苯醚·咯菌腈懸浮種衣劑100~300毫升,加水調成糊狀液體后與麥種混勻,如種子數量較多時,可按上述比例配制。
(2)當種子均勻沾上藥液后放置陰涼處,在室內堆悶6~8小時后播種。
3、注意事項
(1)藥劑處理的劑量不可過高,以防藥害影響種子發(fā)芽。
(2)拌藥時要做好自身防護,在室內拌種要注意通風。
(3)已處理過的麥種,不能堆太厚,避免種子霉爛或發(fā)芽。
(4)過的多余麥種,不可作飼料,以防牲畜中毒。
二、小麥種子怎么選
1、到資質好的門店購買
選擇賣種子資質好的門店購買,安全可靠,有售后服務和種子安全保障。這些門店若是后期小麥發(fā)芽率低,種子純度低,抗性差等,可以追求責任,因此選擇靠譜的小麥種子商店是很可靠的。
2、選擇適合當地的品種
購買小麥品種,首先要考慮本地的生產條件和生產水平,在肥水條件好、生產水平高的地區(qū),應選用耐肥抗倒、增產潛力大的高產品種。在旱薄地區(qū),應選用耐旱、耐瘠薄能力強、穩(wěn)產性好的品種。
3、盡可能購買包衣種
購買小麥品種盡量購買包衣種,對一些重要的病蟲害有了可靠的防治作用,可以減少一些重大病蟲害的發(fā)生。
4、根據耕作制度選購種子
耕作制度的改革往往對小麥品種有新的要求。隨著復種指數的提高,對品種早熟性的要求更加突出。早熟品種有助于間套復種,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還能防止或減輕后期不良氣候條件和病蟲的危害。
5、盡可能選擇抗逆性強的品種
冬小麥生育期長達230天左右,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需要經歷冬季嚴寒、春季霜凍、夏季干熱以及干旱等,還有澇害等自然災害。因此,小麥品種要具有良好的抗寒、抗旱、耐熱等特性,才可以保證小麥獲得豐產豐收。
6、要根據市場需求選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面包專用粉、餃子專用粉、餅干專用粉需求量加大。因此,在選擇小麥品種上要針對市場的需求,結合自己的生產條件,盡量選擇優(yōu)質品種,以便實現優(yōu)質優(yōu)價,發(fā)揮良種的增產增收效應。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121vipspeaking.com/news/120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