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線蓮怎么種,注意防治病蟲害
農(nóng)機大全網(wǎng)(www.121vipspeaking.com)今天給各位分享金線蓮怎么種,注意防治病蟲害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金線蓮怎么種,注意防治病蟲害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2、金線蓮與網(wǎng)紋草有什么不同,附網(wǎng)紋草的繁殖方法
金盞菊種植技術,金盞菊的生長習性 ♂
金盞菊種植技術,金盞菊的生長習性時間:育苗時間可根據(jù)移栽時間而定,一般于移栽前50天左右。
育苗方式:采用棚室或陽畦育苗,以小拱棚居多。
選地整畦:選土壤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或培養(yǎng)土為宜,苗床耙細整平。
種子處理:精選種子之后再進行曬種。
播種:應選無風、晴天進行。
苗床管理:發(fā)芽適溫20~22℃。
一、金盞菊的生長習性
1、溫度:金盞菊的生長適宜溫度為7~20℃,幼苗冬天可以承受-9℃的低溫,成株生長最好是10℃。溫度過低需要加薄膜保護,否則葉片容易凍傷。冬天氣溫在10℃以上,金盞菊發(fā)生徒長。夏天氣溫升高,莖葉生長旺盛,花朵變小,花瓣顯著減少。
2、濕度:金盞菊幼苗以稍濕條件比較好,有利于莖葉生長,冬季提高抗寒能力。金盞菊成株最好稍微干一點,可以控制莖葉生長。室內(nèi)和棚式栽培,空氣濕度不要太高,否則容易遭受病害。應加強通風來調(diào)節(jié)室內(nèi)濕度。
3、光照:金盞菊喜歡充分的陽光,特別是陽畦育苗或棚室栽培,需要充分的日照,這樣有利于莖葉的成長,幼苗的生長矮壯而整齊。如果雨雪過多,光照不足,基部葉片容易變黃,甚至根部腐爛死亡。
4、土壤:土壤最好是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或培養(yǎng)土,土壤pH以6~7為最佳,植物分枝多,開花大而且多。
二、金盞菊的繁殖方法
金盞菊主要是播種繁殖,也可以扦插繁殖,經(jīng)常秋播或早春棚室(或陽畦)播種繁殖。南方1年可以播種多次,但以秋播為主。金盞菊適應性強,可露地越冬,夏季播種要注意遮蔭防暑。北方多為春播,一般在4~5月進行,初夏開花,涼爽的地方安全越夏,9~10月再次開花。也可以秋播,播后小苗從9月末到10月初移入冷床越冬,第二年春天搬到室外栽培,或者盆栽,霜時移入低溫溫室促成,保持8~10℃,冬天供花。
三、金盞菊的育苗技術
1、時間:育苗時間取決于移栽時間,一般在移栽前50天左右育苗。
2、育苗方式:采用棚室或陽畦育苗,以小拱棚居多。苗床最好選擇背風向陽,以東西朝向比較好。苗床的寬度、長度以薄膜大小,管理方便為宜,一般寬度不得超過1.3m。拱棚的高度最好是60厘米左右。薄膜最好選擇提溫、保溫性能好的無滴膜。
3、選地整畦:最好選擇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壤或者培養(yǎng)土。耙深20~25cm,使得表層土壤柔軟細碎,田面平整。每667平方米的苗床上施腐熟的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料4000公斤、尿素12公斤、硫酸鉀5公斤、磷肥70公斤,兌細砂30公斤,充分混合撒入地表翻入地塊,耙細整平。
4、種子處理:首先精選種子,去除雜質(zhì)和秕籽,確保種子飽滿。然后曬種殺死病菌,增強種子活力,提高發(fā)芽率。播種前將種子浸泡在35~40℃的溫水中3~4小時,用清水瀝干,控干水即可播種。為了防止苗期的病害,可以用甲基托布津和百菌清拌種。
5、播種:播種時應選擇無風、晴天。播種當天將苗床灌透水,水滲下后播種。采用撒播法,將處理好的種子拌在細沙土中,分2~3次遍撤于苗床上,不要過密,播種后覆蓋篩土0.7~1cm。
6、苗床管理:發(fā)芽溫度為20~22℃,一般播種后6~7天出苗,出苗后床內(nèi)溫度不得超過30℃。苗長到3cm左右,第一對真葉展開后,應注意通風,防止徒長。苗床內(nèi)溫度保持在25~27℃,通風時間應選在上午8~9時,不可以在中午高溫時通風,以免造成閃苗。如果遇大風降溫天氣,應該立即停止通風。當室外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12℃以上時,應該選擇晴朗無風天,揭開薄膜,除掉苗床內(nèi)的雜草。如果缺水的話,應噴一遍透水,并蓋好膜,加大通風口,苗床內(nèi)澆水不宜太勤,以保持床土間干間濕為宜。當室外氣溫穩(wěn)定在15℃時,應該揭膜煉苗,移栽前7天左右停止?jié)菜M行移栽前的靠苗,以備移栽。
金線蓮與網(wǎng)紋草有什么不同,附網(wǎng)紋草的繁殖方法 ♂
金線蓮與網(wǎng)紋草有什么不同,附網(wǎng)紋草的繁殖方法金線蓮屬天門冬目蘭科植物,葉圓盾形,根莖較細,葉柄細長,棕褐色,可攀援;而網(wǎng)紋草是網(wǎng)紋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呈匍匐狀,匍匐莖節(jié)易生根,葉對生,卵圓形,紅色葉脈縱橫交替,形成網(wǎng)狀。種植網(wǎng)紋草時要做好分株工作,當匍匐莖在10厘米以上時可帶根剪下直接盆栽,在5~9月溫度稍高時進行扦插。
一、金線蓮與網(wǎng)紋草有什么不同
1、金線蓮是天門冬目蘭科植物,葉圓盾形,根莖細,葉柄細長,棕褐色,可攀援,在民間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素有藥王、金草、神草、鳥人參等美稱。
2、網(wǎng)紋草是網(wǎng)紋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呈匍匐狀,匍匐莖節(jié)易生根,葉對生,卵圓形,紅色葉脈縱橫交替形成網(wǎng)狀,是現(xiàn)在流行的小型盆栽植物。
二、網(wǎng)紋草的繁殖方法
1、分株:網(wǎng)紋草莖葉生長密集時,許多匍匐節(jié)已經(jīng)長出不定根,只要匍匐莖在10厘米以上即可帶根剪下,可直接盆栽,然后在半陰處恢復1~2周后轉(zhuǎn)入正常養(yǎng)護。
2、扦插:網(wǎng)紋草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全年可以扦插繁殖,以5~9月溫度稍高時扦插效果最好。從長出盆面的匍匐莖上剪取插條,長10厘米左右,一般需要3~4個莖節(jié),去除下部葉片,稍微晾干后插入沙床。如插壤溫度在24~30℃時,插后7~14天可生根。若溫度過低,插條很難生根。一般來說,插后1個月可以移植上盆。
3、組培:網(wǎng)紋草常以葉片和莖尖作為外植體,消毒滅菌后葉片切成8~10毫米長,接種到MS培養(yǎng)基加6-芐氨基腺嘌呤2毫克/升、萘乙酸2毫克/升和2,4-D1毫克/升培養(yǎng)基上,30天后葉片彎曲,再過20天長出叢生芽。將叢生芽切割后移入1/2MS培養(yǎng)基加萘乙酸0.1毫克/升培養(yǎng)基上,約1~2周長出不定根,形成完整植株。
金線蓮和銀線蓮的區(qū)別,詳細介紹 ♂
金線蓮和銀線蓮的區(qū)別,詳細介紹科屬不同:金線蓮為斑葉蘭亞族植物。銀線蓮為白網(wǎng)脈斑葉蘭種植物。
形態(tài)不同:金線蓮植株高8-18厘米,根莖匍匐、伸長、肉質(zhì)、具節(jié)、節(jié)上生根。銀線蓮花瓣卵狀倒披針形,唇瓣與萼片等長。
功效不同:金線蓮主要治療于于咯血、咳痰喘、小便澀痛等癥狀。銀線蓮主要治療氣管炎、骨節(jié)疼痛等癥狀。
一、科屬不同
1、金線蓮
(1)金線蓮為植物界、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微子目、蘭科、蘭亞科、鳥巢蘭族、開唇蘭屬、金線蘭種、斑葉蘭亞族植物。
(2)產(chǎn)于我國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云南、西藏東南部等地。
2、銀線蓮
(1)銀線蓮為植物界、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微子目、蘭科、蘭亞科、鳥巢蘭族、斑葉蘭屬、白網(wǎng)脈斑葉蘭種植物。
(2)產(chǎn)于我國臺灣省,較為廣布,日本也有。
二、形態(tài)不同
1、金線蓮
(1)金線蓮植株高8-18厘米,根莖匍匐、伸長、肉質(zhì)、具節(jié)、節(jié)上生根。
(2)莖直立,肉質(zhì),圓柱形,葉2-4片,葉片卵圓形或卵形,上面暗紫色或黑紫色,有金紅色帶有絹絲光澤的美麗網(wǎng)脈,背面呈淡紫紅色。
(3)總狀花序2-6朵花,長3-5厘米,花白色或淡紅色,不倒置(唇瓣位于上方),萼片背面被柔毛,中萼片卵形,凹陷呈舟狀,花瓣質(zhì)地薄,近鐮刀狀,花期8-11月。
2、銀線蓮
(1)銀線蓮是蘭科植物大斑葉蘭、小斑葉蘭、大花斑蘭或絨葉斑葉蘭的全草。
(2)根莖伸長、匍匐、肉質(zhì)、莖直立、背長柔毛、花瓣卵狀倒披針形,唇瓣與萼片等長,基部膨大成半球形的囊,囊內(nèi)有毛,先端具長圓狀披針形的長喙,蒴果直立,花期8-9月。
三、功效不同
1、金線蓮
(1)金線蓮味甘,性平,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潤肺止咳的功效。
(2)主要治療于于咯血、咳痰喘、小便澀痛、口渴、乳糜尿、兒童急風、口瘡、心臟病、毒蛇咬傷。
2、銀線蓮
(1)銀線蓮味甘,性溫,無毒,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柔軟散結(jié)的功效。
(2)主要治療氣管炎、骨節(jié)疼痛、跌打損傷、瘰疬、癰腫瘡癤等癥狀。
金線蓮怎么種,注意防治病蟲害 ♂
金線蓮怎么種,注意防治病蟲害選址建棚:選擇海拔高的林地溪溝邊進行栽培,同時要求水源干凈、交通方便。
科學栽植:金線蓮在定植前要經(jīng)過馴化培養(yǎng),以提高種植成活率。
澆水方法:一般每2天澆一次水即可,在夏季高溫天氣時每天都要澆一次水。
施肥方法:每2周施一次肥,澆肥后要用清水再淋洗一遍莖葉,避免燒苗。
一、選址建棚
大棚栽培金線蓮有利于控制生長條件,防止鳥蟲啃食,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模擬原產(chǎn)地環(huán)境是金線蓮栽培成敗的關鍵之一。地址最好選擇海拔高的林地溪溝邊陰涼的地方,靠近闊葉林或針闊葉林交混地帶,海拔400-900米之間,以背山面水的地點最佳,夏季陰涼且受臺風影響小,冬季避風保暖,減少散熱。同時要求水源干凈且灌溉便利,而且交通方便。
二、科學栽植
1、種植方法:用長鑷子小心夾住玻璃瓶內(nèi)的組培苗,注意避免夾傷,放在操作盤內(nèi),栽培前清潔植物根部的培育基,去除植物周圍的小芽叢,避免栽培后引起腐爛。根部帶少量培養(yǎng)基,可用軟布輕輕粘附,基部吸附培養(yǎng)基多時,用清水清洗干凈。將清理的植株按大小整齊地種植在事先準備好的穴盤上,用多菌靈和福美雙1000倍液澆灌,注意第一次定根水要澆透。整個過程要求動作輕柔,以減少損傷。
2、種植要求:栽培容器可以選擇底部透水的穴盤和花盆,以穴盤種植方式便于管理,推薦使用內(nèi)部無分隔的穴盤。金線蓮的栽培密度應適當,以每平方米約為500株為宜。栽培密度太小,雖品質(zhì)有所提高,但成本高、效益低,栽培密度太大,則植株細弱徒長,且易產(chǎn)生病害,品質(zhì)下降。金線蓮的栽植深度宜淺不宜深,介質(zhì)蓋過根系與少許基部(基部以上0.5厘米)即可。
3、種植時間:理論上金線蓮組培苗全年均可種植,但根據(jù)金線蓮的自然成長習性,春秋栽培有利于其成活和成長。在低丘陵地區(qū),夏季高溫高濕,植株容易猝倒死亡,難以越夏,因此應該選擇在秋季8月末至9月種植,這樣可避免夏季高溫,有條件人工降溫的,也可以在春季4、5月份種植。在海拔較高的山區(qū),宜在春季4、5月份種植,可以自然越夏,加速生長,當年即可收獲。
三、澆水方法
1、組培苗種好后,第1次定根水應澆透。前2周,每2小時噴一次,2周后,一般每2天澆一次水,夏季高溫天氣每天澆一次水,冬季每3-4天澆一次水。澆水時間最好選擇晴天上午9-11點,下雨天不要澆水。
2、澆水次數(shù)和每次澆水量取決于基質(zhì)的保水性,泥炭土的保水性較強,澆水前應檢查基質(zhì)的干濕度,避免基質(zhì)過濕或積水引起爛根。水分是金線蓮生長的重要因素,從移植到采收過程都要注意保持基質(zhì)濕潤,夏天在大棚內(nèi)部周圍可以用淺溝或淺溝收集水,提高空氣相對濕度。
四、施肥方法
金線蓮定植后1個月左右,新根生長,此時可進行第一次施肥,肥料可選擇復合肥或尿素水溶液1%,每2周澆注1次,交替使用,也可以用經(jīng)過充分漚制發(fā)酵腐熟的有機肥對水稀釋后施用(建議先少量試驗后再用)。澆肥后需用清水再淋洗莖葉1次,避免引起肥害燒苗。此外還可以配合葉面施肥,用1%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作葉面肥噴施,每月噴1次。
五、病蟲害防治
1、金線蓮的病害主要有鐮刀菌、猝倒病、細菌軟腐病等,春末夏初容易發(fā)生軟腐病、猝倒病,且常發(fā)生在組培苗移栽初期,因此組培苗移植后要用多菌靈或福美雙1000倍水溶液澆灌作為定根水,在病害多發(fā)的季節(jié),也可用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100毫克/千克或普力克1000倍液、多菌靈1000倍液等輪換噴施,每月噴1次。
2、金線蓮的蟲害主要有蝸牛、蛞蝓與紅蜘蛛等,蝸牛與蛞蝓多發(fā)生于5-6月份,可用密達或生石灰撒施于苗床及四周防治,偶爾有紅蜘蛛危害,可用克螨特1000-2000倍液噴施。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nóng)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版權(quán)歸原作者。若您的權(quán)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121vipspeaking.com/news/12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