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農產品低價時代可能不再
全球農產品低價時代可能不再
近期在美國玉米上漲帶動下,國內玉米期貨的成交和持倉都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大豆(2893,-54,-1.83%)和小麥(1785,-56,-3.04%)的交易也日趨活躍。日前在北京舉辦的農產品期貨沙龍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全球農產品用途日趨多樣化,農產品低價時代可能將一去不復返。
世界玉米加工業(yè)發(fā)展勢頭迅猛
中糧集團生化能源部總經理岳國君認為,在第四次石油漲價以后,越來越多的人已形成這樣的共識,即目前世界經濟存在由“烴”經濟向“糖”經濟轉變的趨勢,也就是基礎的化工原料由石油等碳氫化合物向碳水化合物轉變;碳水化合物的基礎是糖,由于基礎的問題,玉米是碳水化合物最為基本的原料。鑒于玉米用途廣泛,再加上一些國家的產業(yè)扶持政策,玉米加工業(yè)已在世界許多國家發(fā)展勢頭迅猛。
在中紡糧油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艾力博士看來,1983年左右全世界玉米需求只有4.1億噸左右,由于玉米加工業(yè)的發(fā)展,目前玉米的需求達到了7.24億噸,幾乎翻了一番。另外,全世界玉米庫存在大幅減少。因此,艾力預測明后年玉米的供求關系將非常緊張。
農產品期價短期調整但不改牛市
在本輪農產品上漲過程中,投資者普遍的感覺是國內農產品的漲幅不如國外。與會專家們認為,今年我國秋糧豐收,現(xiàn)貨需求疲軟,現(xiàn)貨行情遲遲難以啟動,國內期貨表現(xiàn)為被動跟漲。路易達孚貿易有限公司研究部總經理李鵬認為,現(xiàn)在投資者最為關心的是農產品現(xiàn)實庫存較多,在未來需求很好的情況下,如何對其進行定價。
北京中期網上交易部的總經理隋東明認為,前一階段由于基金猛烈追捧農產品,谷物和油籽的價格區(qū)間都有所上移,但隨著秋冬季農民開始賣糧,以及禽流感和豬瘟導致農民不敢積極補欄,短期內農產品市場可能進入一個調整期,其調整的幅度將視美國12月玉米和小麥期貨的交割情況而定。不過隋東明也認為,飼料的需求存在剛性,農產品的用途也日趨多樣化,這決定著全球玉米等農產品的需求將持續(xù)增加。
中糧期貨的于子華認為,世界大豆庫存在經歷了過去連續(xù)兩年的增加之后將首次出現(xiàn)下降,而且在未來的時間里如果播種面積不能相應擴大,產量不能相應增加,其下降速度將是非常之快,預計07/08年度的美國大豆庫存僅相當于06/07年度的一半左右。除了強勁的需求之外,庫存下降的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全球大豆產量增加止步不前。于子華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未來的大豆供求趨緊將成為必然,除非市場價格進一步上漲,以吸引力的價格來保證大豆播種面積不至于嚴重下降,同時靠價格的提升來抑制需求,從而改變未來大豆供求趨緊的客觀現(xiàn)實。
世界玉米大豆價格戰(zhàn)暗流涌動
期貨的行情是其未來基本面的客觀反映,在李鵬看來,今后一段時間玉米最主要的看點是2007年、2008年玉米能從大豆身上搶回多少土地。2007年、2008年,世界玉米需求會增加2500萬噸,這意味著玉米的播種面積必須再增加才能使期貨庫存不為負數(shù)。不管是大豆也好、玉米也好,明年都需要增加面積,這個總面積從哪里來呢?最可能的假設是在美國通過提高玉米和大豆的比價,使玉米比大豆偏貴,這樣農民就會把大豆種植轉移到玉米身上。
但中糧期貨的于子華卻認為,美國大豆和玉米的播種時間很接近,只差兩三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播種面積在玉米和大豆之間的競爭將是最為激烈的,雙方都得靠相對的高價格吸引更多播種面積。在目前各有各的苦衷的情況下,彼此在價格上將會各不相讓。(庹泓)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121vipspeaking.com/news/157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