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翻地時常有人抱怨機耕手翻地質(zhì)里不高,翻地有什么標準?
春耕翻地時常有人抱怨機耕手翻地質(zhì)里不高,翻地有什么標準?
春耕翻地時常有人抱怨機耕手翻地質(zhì)里不高,翻地有什么標準?像題主說的這個問題,基本上就是一下幾種情況引起的。一是雇的駕駛員開自家的拖拉機作業(yè),另一個情況就是雇的拖拉機進行翻地作業(yè)??偟膩碚f,就是地主花了錢,挑毛病也是正常的。最后就是也不排除一些作業(yè)質(zhì)量的確看不過眼的情況發(fā)生。
很多的農(nóng)民自家都有拖拉機,忙不開的時候也會雇個駕駛員來作業(yè)。水田翻地作業(yè)和旱田有很大的區(qū)別。水田的地理條件要惡劣一些,低洼、有水、陷車留下的大坑以及過田埂等都會對翻地作業(yè)有一些影響。很多時候地主都只看到了沒干好的那一小塊,沒看見整體的作業(yè)質(zhì)量如何;雇的拖拉機作業(yè)。這樣的成本是比較高,而對于這類以征地作業(yè)為謀生手段的來說,作業(yè)速度越快,就意味著賺的錢越多。但是速度快了,質(zhì)量就不能保證了。所以,對于地主來說,多花一些錢保證質(zhì)量或者少花錢挑毛病就成了選擇題。大部分都是選第二個答案吧;還有一種就是作業(yè)價格也合理,但是駕駛員操作手法確實不行或者根本就沒用心干,翻得過淺或過深、結合塹銜接不好、留生格子等。所以,對于題主說的這個問題以我的理解有上述3種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至于說翻地的質(zhì)量,也有一些標準的。
1、深度。翻地一般的深度都在20厘米以上,但是水田為了機械插秧的作業(yè)效率,往往翻深都在20厘米左右,有的甚至只用旋耕機旋一遍。如果翻得太深,機械移栽容易陷車;翻得太淺,達不到機械整地的目的。
2、扣垡。說實話,翻地扣垡不只和駕駛員有關系,和使用的大犁也有關系。有的大犁翻地后是扣垡,翻地之后黑乎乎的比較漂亮;有的大犁是立垡,垡片直立,有利于曬垡。但是翻地的外觀效果沒有扣垡的好看。現(xiàn)在基本都是說翻地要扣垡嚴實,慢慢的立垡大犁就沒多少人用了。用立垡的大犁翻地很容易造人埋怨的,扣垡不嚴實,秸稈、根茬都不能扣在土垡下邊,地主當然心理不舒服了。
3、結合塹。結合塹就是大犁翻地來回相連接的部位,也要翻過去。如果把這條連接的部位留下了,那就是結合塹沒干好,留下生格子了,對水整地也有影響。
4、不留橫頭。翻地時由于過田埂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靠近田埂的部位翻不到是很正常的。只要是隨著行進的方向垂直行進翻地,就能把大部分的橫頭都翻過來。只不過稻田的邊角還是翻不到位。
5、作業(yè)質(zhì)量均勻一致。整地作業(yè)最忌諱的就是作業(yè)質(zhì)量不均勻,翻地深一塊、淺一塊、高一快、低一塊的,特別是在一些作業(yè)阻力較大的區(qū)域加大油門硬拉更容易留下大坑,對后期的水整地質(zhì)量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保證均勻的作業(yè)質(zhì)量也是很重要的。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春耕翻地時常有人抱怨,機耕手翻地質(zhì)量不高。翻地有什標準?看似一個問題,其實是兩個問題。
一,心態(tài)問題。1.時常抱怨機耕手翻地質(zhì)量不高,有的是為了和機耕手討價還價。這就像到商場買衣服,專找衣服的缺陷,面料不好,做工不精,或者是有線頭外露。以此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達到少付錢的目的。
2.新手,技術不行。看別人買拖拉機掙錢了,自己也就買一臺。耕地走的都是S型路線。做不到深淺均勻,橫平豎直。
還有個別機耕手,損人利己。這種人特別可惡。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地頭耕得很深,很平,達到了戶主的要求。到地的中間有意提起液壓,讓犁淺耕或者漏耕,達到省時省力,省油錢的目的。這樣的人必將受到道德的譴責。
二,翻地有什么標準?1.深淺適度,均勻。
我們北方地區(qū),一般耕地在24厘米左右。(這個要征求地主的意見。)24厘米正好能夠倒茬,把舊茬和雜草都翻在地下,發(fā)酵后起到增肥的效果。也能把地下的肥土,翻上來。做到地面平整,利于耕種。
2。橫平豎直,不留死角。
現(xiàn)在耕地,大多數(shù)是耕完了,再直接旋耕。這樣做,既能達到碎土率,又能起到保墑的作用。
耕完的地,橫平豎直,做到深淺均勻,沒有漏耕。地頭整齊即可。
總之,無論是給自己干,還是給別人干。都要認認真真 ,不要有私心,貪心。做到問心無愧,對得起別人對你的信任。同時也奉勸雇主們,不要故意找毛病,克扣工錢。只有這樣才能和諧。機耕手和雇主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干好活,獲得大豐收。我是木子,如有不同建議,評論留言。記得點贊哦。
聲明:農(nóng)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121vipspeaking.com/news/20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