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縣:科技賦能山區(qū)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彭水縣:科技賦能山區(qū)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農業(yè)種植就是“三分種,七分管”。時下,重慶市彭水縣1.5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進入病蟲害防治關鍵時期,有關部門組織無人機專業(yè)植保團隊和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為套種大豆玉米“量身定制”了田管方案,為實現豐產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在靛水街道桂花村高標準農田基地,記者看到,5月初播種的玉米正處于拔節(jié)期,這一時期重點就是要抓好田間管護和追肥,確保玉米生長營養(yǎng)需求。
“我們會根據武陵山區(qū)地形地貌特點,合適地選擇適合種植品種和種植方式。”縣農技推廣中心糧油蔬菜科科長羅啟燕說,當前重點是做好施肥、除草等田間管理工作,施用的配方肥能有效改造高標準農田地塊,確保后期玉米和大豆的長勢和產量。同時,采取針對性的防治病蟲措施,應對當前玉米螟蟲高發(fā)期。
彭水縣屬于典型大山區(qū),25度以上的坡耕地達46.8萬畝,占耕地總量的28.7%,耕作條件差。相較于往年傳統的人工管護,今年的無人機植保團隊便捷高效,兩臺無人機一次性只需要8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40畝地農藥噴灑任務,極大地促進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節(jié)本增效。
在田埂上,彭水苗鄉(xiāng)農業(yè)服務公司無人機操作員梁濤,正拿起遙控傳感器,盯住智能顯示屏,按下起飛按鈕,植保無人機隨著操作員的指令騰空而起,疾速向農田飛去……隨著螺旋槳的轉動,機身下的噴淋頭噴出白色的霧化農藥,均勻地噴灑在農作物上。
無人機噴灑農藥比人工更加的省時、省力,無人機最大載荷量是20公斤,噴藥寬度11米,每小時噴灑180畝地,相比人工多了10倍之余?!绷簼榻B,相比傳統的人工打藥模式,無人機噴灑農藥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向下產生的氣流能吹動一片片農作物,使其接受農藥噴灑更加均勻,防治效果大幅度提升。
據了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核心是擴間增光、縮株保密,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光熱資源,發(fā)揮植株邊行優(yōu)勢,增強土壤肥力,降低生產成本,突破一地多收、一季多收,進一步增加畝均經濟效益。
近年來,彭水縣切實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wěn)產保供,制定出臺一系列穩(wěn)定發(fā)展糧油生產工作的實施方案,全縣分解落實糧食播種面積120萬畝,落實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1.5萬畝,油料作物種植面積30萬畝。并在農技服務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組織農技人員深入基層一線,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提前疏通田間排水溝,及時進行田間清理和病蟲害檢測防治。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121vipspeaking.com/news/209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