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家對種糧農民的直補政策只會越變越好
財政部:國家對種糧農民的直補政策只會越變越好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記者安蓓)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胡靜林22日表示,將來我國對種糧農民的補貼會越來越多,補貼方式會越來越簡便、科學,直接補貼政策只會變得越來越好。
胡靜林在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時說,對種糧農民進行補貼是我國政府“三農”政策的著力點。雖然這幾年糧食形勢、供求關系有所緩解,但糧食持續(xù)增產的基礎還不太牢靠,要進一步加大支農政策力度,鼓勵農民“多種糧、種好糧、多調糧”。
今年中央財政在繼續(xù)保持去年120億元農資綜合直補資金不變的基礎上,新增156億元農資綜合直補資金,同比增長130%。加上今年已安排的從糧食風險基金列支的151億元糧食直補資金,今年國家對種糧農民兩項直接補貼總額達到427億元。
中央財政對種糧農民進行補貼的目的是為了增加糧食生產和增加農民收入。胡靜林說,這兩個目的肯定是達到了。427億元直接補貼資金,以7億多名農民計算,大概人均補貼57元錢,雖然不多,但肯定會增加農民收入,也會彌補因為農資漲價帶來的一些成本的上升。這幾年糧食播種面積每年都在增加,糧食產量也在增加,盡管是很多政策的共同作用,但不可否認,糧食直補是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他介紹說,今年新增資金分配,直接與糧食產量、商品量和優(yōu)質稻生產掛鉤,產糧越多、糧食商品量越大、優(yōu)質稻生產越多,得到的補貼越多。同時,適當縮小補貼水平在地區(qū)間的差異,對歷史上畝均補貼標準和補貼強度系數(shù)(每百斤糧食所得到的補貼)過低的地區(qū),在新增資金補貼分配中適當傾斜。充分考慮全年化肥、柴油等農資價格變動可能對農民種糧增支的影響,做到能夠彌補農民種糧的增支部分。
胡靜林說,正在籌建中的中國農民補貼網預計將在年內正式開通。這個網是我國第一個以每個農戶為統(tǒng)計單位,并將為涉農資金管理提供高效服務的信息平臺。補貼網建成后,再配合“一卡通”“一折通”,對農民的補貼將更加簡便易行,對補貼的監(jiān)管也將更加有效。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121vipspeaking.com/news/214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