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農村中國雜交水稻豐收,畝產過千斤
非洲農村中國雜交水稻豐收,畝產過千斤
這幾天,印度在非洲國際示范中心里的一塊水稻田上面,正在進行水稻收獲,由于水稻大量倒伏,趴在地里,采用的是傳統的水稻收獲方式。這塊地是印度國際水稻研究所在中心里搞里水稻試驗田。
他們請了一些婦女,按當地傳統辦法進行水稻收獲。先用鐮刀將水稻割下,田里稻樁離地面2寸多高。割下的水稻穗桿一把一把的放在田里。
同時,將一塊尼龍編織布鋪在地里,舉起割下的水稻穗桿打在編織布上面進行脫粒,類似于以前我國農民將水稻穗桿打在半桶里脫粒一樣。這里打谷子,沒有加席子圍起,也沒半桶打斗,在空地上打,故掉在地上的谷粒很多,拋撒浪費大。
打到一定程度,編織布上面有足夠量的稻粒后,就用簸箕將稻谷盛起。然后對著風向,將簸箕里的稻谷慢慢倒在編織布上,讓田里的自然風將稻谷里的渣子吹走。
中國中心也迎來大面積水稻收獲,都是收割機進行的。見沉甸甸的谷穗,已將稻梗壓變彎彎的,黃澄澄的一片,波瀾壯闊,猶如金色的海洋。當地村民們情不自禁地彎腰撫摸起了黃燦燦的稻穗。不言而寓,中國雜交水稻對非洲當地農民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今年收獲前,坦桑尼亞農業(yè)部的水稻專家也來了。他們來到了示范田,駐足于中國雜交水稻品種前,眼前甸甸的谷穗,不得不讓他們信服中國雜交水稻與種植技術的神力。看到看到豐收在望的中國雜交水稻,這位坦桑尼亞的首席水稻專家,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中國人也也在努力做機械化的的普及,我們越來越多地用上了收割機器。在非洲搞示范農場,當然要用收割機了,否則大片大片的農田,當地黑娃們又懶,誰來收呀。中國人教會他們機械收割可把他們樂壞了。
我們示范中在坦桑田地上取得的高產,可是貨正價實的。面積為4.8畝,收獲后,一袋一袋的現場過磅。經過實稱測單產,畝產量達660公斤,或每公頃10噸。
我們在非洲大地上的守望,也引起了國際關注,每年都有多批國際機構的專家教授到我們農業(yè)示范中心來參觀交流。印度以及其他國際組織他們更多的是希望可以獲得中國雜交水稻的種子和種植管理技術。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121vipspeaking.com/news/235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