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略的后人?
黃公略的后人?
黃公略,原名漢魂,1898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湘鄉(xiāng)縣。父親是私塾先生,黃公略自幼隨父讀書,10歲入峒山小學,畢業(yè)后入永豐高等小學就讀,1914年畢業(yè)后回鄉(xiāng)當私塾先生。1922年秋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1923年8月結業(yè)后回湘軍第2師3旅6團任副連長、連長。因在北伐戰(zhàn)爭中作戰(zhàn)勇敢,被提升為第2師第30團少校團副。1927年1月黃公略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高級班,同年12月參加了廣州起義,并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黃公略參加領導平江起義。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副軍長、第三軍軍長。在中央革命根據(jù)地三次反“圍剿”戰(zhàn)役中屢建戰(zhàn)功。1931年9月在戰(zhàn)斗中負傷犧牲。他與林彪、伍中豪一起被稱為井岡山斗爭時期的“三驍將”。2009年,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黃公略的夫人是劉玉英,她是湘鄉(xiāng)縣虞塘赤石岱頭灣清未秀才劉長生的次女,容貌俊秀。劉玉英讀過幾年私塾,其在農村婦女中算得上是個女秀才。劉玉英嫁給黃公略,也算得上是才子佳人、天造地設的一對美好姻緣,婚后生育有一個女兒。劉玉英在黃公略的影響下參加了湖南農協(xié)女界聯(lián)歡會,并成為文明戲班的女主角,其為宣傳婦女解放運動,奔走于湘鄉(xiāng)各村,享有很高的聲望。當時社會動蕩,紅軍北上以后,因為她是紅軍家屬,在親戚幫忙下東躲西藏,黃公略犧牲了她也不知道。
平江起義
1939年的時候,徐特立正要要去長沙工作,毛澤東就把尋找黃公略遺屬的事拜托給他。幾經曲折,黃公略妻子收到了信,與徐特立見到了面,但因為沒有把女兒帶來所以這次沒有前去延安生活。而等到她回到家鄉(xiāng),一住又是十年。1949年的時候,彭德懷派自己的侄兒去尋找黃公略的妻女,經過百般努力,終于把她倆接去了北京。到北京之后,彭德懷對這個黃公略的女兒簡直視如己出,一直稱呼她為“小同志”。1955年1月3日,劉玉英病逝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黃公略的女兒黃歲新,1931年1月出生,只有八個月大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當她和母親真正知道黃公略去世的消息是在1939年,而當時她也只有八歲。黃歲新在家鄉(xiāng)時也一直認真讀書,但因為父親的原因曾經飽受歧視,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而等到了北京,18歲的她被安排在高中繼續(xù)讀書,然后考入了河南南平原農學院,不過第二年因為院系調整,又回到北京農業(yè)機械化學院就讀。大學畢業(yè)后分配到鄭州農業(yè)機械化專科學校任教。1957年到東北牡丹江農墾局實習,之后在中科院工作。1958年,她與農機學院畢業(yè)的高材生張志強結婚,三年后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張忠,兩年后又生下一女兒,名為張獻華。1992年黃歲新退休了,1994年中科院了解了到黃歲新是1948年底就已參加革命工作,于是將其轉為離休干部。
標簽: 北京農業(yè)機械化學院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121vipspeaking.com/news/25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