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個中國企業(yè),最有可能成為世界農機巨頭!
這10個中國企業(yè),最有可能成為世界農機巨頭!
看到久保田的全球戰(zhàn)略,農機黑突然覺得我們好像一無是處。如果按照綜合競爭力,中國到底有可能出現世界農機巨頭嗎?
這幾天討論久保田,農機兄弟被罵慘了。好多人說我們是日本間諜,或者說我們收了人家錢,給人家做廣告。農機黑只想說,難道你們瞎了,我們將人家優(yōu)秀的一面說出來大家學習,甚至將一些機密信息都透露了你們看不見,偏偏看到我們“打廣告”?
還有一些人說,中國的企業(yè)也很牛,也有什么什么的。農機黑今天絞盡腦汁,想了很久,盤點我們中國有哪些企業(yè)有可能成為世界農機巨頭,著實不易??!以下是農機黑盤點的10家企業(yè),不知各位有沒有比這些更優(yōu)秀的?
第十名:廣東科利亞
農機黑雖然以黑賺取一些關注,但這次絕對沒有黑科利亞??评麃喩习窠^對有充足的理由。第一,他堅持甘蔗機械數十年如一日,頂住了外資的壓力;第二,彭老總事實上有很強的商業(yè)顛覆模式在運作。
就像農機兄弟分析柳工上甘蔗機一樣,甘蔗機械化的最大難點并不在機器本身,而是體系問題。目前,科利亞彭老總正在用一種新的商業(yè)模式運作甘蔗機械,并向外輻射到其他機械領域。
科利亞如果能夠走成功這一步,未來的農業(yè)機械真的會步入“不要錢時代”,而且彭老總的商業(yè)邏輯會不斷在農業(yè)領域復制。具體是什么商業(yè)邏輯,農機兄弟想在近期組織的大會上,請彭老總講講,屆時大家一定要來哦!
62歲的彭康益(右二)依舊意氣風發(fā)
第九名:勇猛機械
勇猛能夠入榜,并不是因為這幾年他的產品暢銷。勇猛的可敬之處,不在于這兩年能夠四千臺、五千臺、六千臺的銷量,盡管這相對于同行數量巨大的庫存,彰顯了絕對的優(yōu)勢。
但農機黑更加敬佩的是勇猛在老爺子王世秀的帶領下,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這才是成為世界巨頭的必備氣質。只要這個氣質不丟,一直傳承下去,勇猛未來的走勢不可限量。
別看現在產品單一,要是和一百多年前的約翰迪爾相比,勇猛還算是高起點了。再說,單一產品做到極致的勝出,為接下來成功推出新產品奠定了多么強大的基礎和信心!
精神矍鑠的王世秀
第八名:星光農機
星光農機和勇猛機械非常相似,都是靠給主機配套起家,都是單一產品做到極致和外資抗衡,都有極強的堅守的勇氣和決心,也都做出了一般企業(yè)難以企及的成績。
星光還有一個特質,農機黑覺得這一特質決定他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國際化之路,這個特質就是鉆研精神。如果農機黑說工匠精神會太俗,而且工匠精神也不能完全概括這種鉆研勁。
為何說星光有鉆研精神呢?在雙滾筒機型正式火爆之前,星光農機總工程師張奮飛先后進行了八輪試驗試制,當時的原始機型叫“全喂半喂互換變形金剛”,一聽這個名字估計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
這種機型是星光發(fā)明的,被農機黑的領導即農機行業(yè)第一份雜志《農業(yè)機械》當時的副主編于帥譽為“聯合收割機的第二次革命”。
現在,張奮飛又在鉆研新東西,這次不再是他一個人,這次老板章沈強給他配了個團隊。
章沈強總是有一股認真勁
第七名:山東常林
山東常林事實上是具有國際化基因的,不管是工程機械力士德的技術合作,中川液壓的國際化團隊和裝備,還是后來與SDF(賽邁-道依茨-法爾)的合資,都和國際化這一詞語密不可分。
常林的國際化基因,再加上老板張義華的人格魅力及大局觀,為其提供了邁向國際巨頭的天然護衛(wèi)。也正因此,山東常林在拓展農具業(yè)務時,能任用農民起家但富有國際經驗的余家華,強推英格索蘭。
不管山東常林的國際化基因是成功的,還是不太樂觀的,都不能掩蓋他們通過手扶拖拉機出口多年帶來的強烈的國際化決心。
張義華算是臨沂乃至山東的傳奇人物
第六名:時風集團
時風上榜,可能大家有不少意見,以為時風只會做農用三輪車,那都是低端貨。即便后來搞所謂的電動車,也被人戲稱為老年代步車。
但就連農機黑這種靠黑賺取眼球的人都覺得,時風做這些東西還真沒什么可黑的,畢竟他沒有吃政策飯,畢竟他迎合了用戶的需求,畢竟他堅持做出了成績。
現在的總經理劉成強和農機黑的領導喝酒時就說過,別人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內心。當然,原話可能不是這樣的,這是農機黑給他進行了文藝范處理。
從中不難看出,劉成強治下的時風集團,有著非常強的個性,他不靠政策,專注用戶需求,這樣的企業(yè)做什么做不成呢?
別看現在時風的農機就像小打小鬧一樣,時風電動車在海外還有點市場,農機出口根本不行。農機黑覺得,時風現在的產值已經超過50億美元,以后劉成強只要想搞好農機,應該不是太費勁的事。
劉成強出席汽車峰會
第五名:五征集團
五征集團近來最大的慰藉就是終于敲定了接班人問題,這是中國民營企業(yè)最大的難題,而年齡尚未步入高齡的姜衛(wèi)東,卻提前做好了部署。這個接班人,還不是簡單的一把手問題,還包括管理團隊、研發(fā)團隊以及營銷和產品等團隊的有機配合。
姜衛(wèi)東對品質追求的強烈愿望,不比王世秀和章沈強弱,他不靠價格取勝,即便在農用車時代,他也是用“有錢買五征,富貴伴一生”作為營銷導向。
或許在我們的印象中,五征集團的國際業(yè)務開展很少。實際上,在銷售、研發(fā)團隊方面,五征集團確實沒有下更大的力氣。畢竟,姜衛(wèi)東算是少壯派,他還有很多眼前的問題需要解決。
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對國際化不關心,不想去做或者做不成國際巨頭。比如,在技術合作以及管理模式上,五征集團還是比較大膽的,做了不少儲備。
農機黑以一個局外人來看,姜衛(wèi)東不是因為腦袋大能夠把五征集團帶成國際巨頭,而是他對品質的追求,將為五征集團在國際上豎旗。
姜衛(wèi)東和李克強總理握手
第四名:中聯重科
中聯重科在工程機械上有過很成功的國際并購經驗,如當年并購意大利西法(CIFA)公司,并購德國摩泰克(M-TEC)公司,即便放在整個制造業(yè)來看,中聯重科的國際化之路都是值得借鑒的。
而中聯重科的農機業(yè)務,之前還叫奇瑞重工的時候,就有著非常強大的國際化背景,或許前面兩天分析的奇瑞重工2012年和凱斯紐荷蘭及久保田競價格蘭公司的事情大家還記得,這只是一個方面。
王金富本身在打造奇瑞重工的時候,在技術方面,就和以電液控制見長的日本,和以智能制造見長的歐洲等國家和地區(qū),建立技術平臺。即便如今進入中聯重科,王金富的國際化之路并未因此受到任何影響,反而更具優(yōu)勢。
據說,中聯重科正在考察幾家歐洲知名企業(yè),準備并購和技術合作事宜。中聯排名未能進入前三,是因為這家公司真的太年輕了。當然,或許中聯重科能給中國農機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王金富致力于打造高端農機裝備
第三名:常州東風
常州東風實際上是一個非常低調務實的企業(yè),低調到他們的拖拉機不知不覺已經進入中國銷量第一陣營,低調到他從一個瀕臨破產的老國企慢慢成長為年產值接近40億元的巨人,這一切似乎都是在宣碧華的悄無聲息中完成的。
更為低調的是,常州東風在英國、美國市場口碑為中國制造扳回一城,幾乎沒有見諸報道。還有更加低調的是,他們在進行國際化的過程中,不管是海外銷售還是研發(fā)團隊的建立,都取得進展而只為極少數人知道。
這種低調,一點也不輸久保田;這種沉穩(wěn),似乎比約翰迪爾更為難見。這就是常州東風,一個未來以“風華正茂”屹立國際的中國榜樣。
多年前年輕而寵辱不驚的宣碧華(右二)
第二名:雷沃重工
雷沃重工也是一個特別注重戰(zhàn)略的企業(yè),早在公司創(chuàng)立之初,他們的大老板王金玉就制定了切入農機行業(yè)的路線及目標,當時一無所有的福田雷沃重工創(chuàng)立,目標是要做國內第一。這在當時,有不少人暗地里嘲諷呢!
嘲諷者沒有想到,在農機行業(yè)教父級領袖王金富的帶領下,他用閃電式的速度,將福田雷沃重工帶上了國內收獲機械第一,拖拉機行業(yè)前列的地位,至今幾乎無人可以撼動。
而做到國內榜首并非王金玉的目標,他很快就構建了福田雷沃重工的國際化之路,即藍天、藍海計劃。海外研發(fā)中心是第一步,之后開始海外并購,先后拿下馬特馬克、阿波斯,近期還將拿下另一家歐洲知名企業(yè)。
雷沃的國際化戰(zhàn)略開始進入加速期,公司名稱也改成了雷沃重工集團,去掉了原來全稱里的“國際”二字,反而更加國際化了。
有人問,王金玉和王金富有什么關系嗎?據考證,沒啥親戚關系。如果非要說有關系的話,名字前兩個字一樣,長遠的戰(zhàn)略眼光也很相似。
王金玉年輕而富有戰(zhàn)略眼光
第一名:中國一拖
要說成長為世界農機巨頭概率最大的企業(yè),非中國一拖莫屬。很多人對農機黑說,東方紅拖拉機在國產里面算是不錯,但和國外的車比,總找不到優(yōu)越感。農機黑說,如果你看到約翰迪爾干了100多年拖拉機了,而東方紅從建廠到現在也才60年,你就不會覺得有問題了。
要知道,80年前的久保田,還被歐美嘲笑為“次品”呢?任何進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是中國一拖這個老國企,進步的速度沒有那么快,可也就是這種慢,成就了他的穩(wěn),保證了他的方向不會錯。
而且,國企的優(yōu)勢是國家戰(zhàn)略的支撐,這點也是中國一拖成為中國農機代表,沖擊世界農機巨頭的重要籌碼。
這幾年,中國一拖也確實不辱使命,收購法國變速箱工廠,盡管有很多人非議,但用最快的速度將動力換向產品推向市場,拉著外資降價,逼著外資拿出真本事的產品,做出很大貢獻。
再說,中國一拖目前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說是第一陣營,至少算是第二梯隊了,未來如果能夠健全產品線,國際競爭力還會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一拖集團董事長趙剡水低調沉穩(wěn)
最后,農機黑想說,在久保田發(fā)動全球收購之后,農機黑整個人就不好了,感覺我們的企業(yè)好像是在小打小鬧。但轉念一想,約翰迪爾也是從一家作坊起家的,只要不死,有足夠的時間,我們中國必然會有幾家企業(yè),進入國際一流。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121vipspeaking.com/news/25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