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谷城農技中心:省市縣專家聯動 共保糧食安全
襄陽谷城農技中心:省市縣專家聯動 共保糧食安全
近期,接連的降雨、高溫等天氣對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的農作物生長造成了不利影響,尤其是強降雨導致部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田地漬害嚴重,積水較深,嚴重阻礙了大豆和玉米的生長,大豆甚至出現爛苗現象,這對旨在穩(wěn)定玉米產量、保持較高復合產量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農業(yè)生產帶來很大挑戰(zhàn)。面對田間漬害災情,谷城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積極求助湖北省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襄陽市農科院,省市縣的農技專家們共商田間抗災減災計策,并深入田間指導田管技術,降低漬害帶來的農業(yè)生產損失,力爭農作物豐產豐收,確保糧食安全。
7月4日,襄陽市農科院生物技術實驗室主任王盾博士帶領襄陽農科院的農技專家團隊在谷城縣農技中心種植股技術員和谷城縣農科所書記、所長王明成的陪同下先后前往谷城縣農科所農作物試驗基地以及盛康鎮(zhèn)和冷集鎮(zhèn)ARC大豆-玉米套種提質固氮耦合綠色增產關鍵技術試驗地查看試驗作物受災情況。
王盾代表專家團隊指出:對已播栽的水稻田,應適當降低田間水位,雨后出現高溫要緩排,保留適當淺水層,促進活棵分蘗。對已播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要密切關注墑情,確保齊苗、壯苗,雨后積水地塊及時排水,漬澇地塊開溝瀝水,脫肥地塊雨后酌情追肥,田間積水多、濕度較大易造成病害發(fā)生,建議加強病蟲害的監(jiān)測與防治,雨后及時噴施葉面肥、殺蟲劑等,清除田間雜草。
7月5日,湖北省農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湯灝軍博士帶領農技專家團隊來到盛康鎮(zhèn)張棚村、周家灣村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田地,現場查看大豆、玉米的出苗及生長情況。專家們在現場測量大豆和玉米的株、行距等數據,并仔細查看大豆和玉米的生長及病蟲害和田間漬害等情況。經過現場調研,專家團隊提醒,最近的降雨對前期墑情不足的地塊比較有利,但強降雨已經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主產區(qū)農業(yè)生產造成了不利影響。
湯灝軍指出,極端氣候給農業(yè)生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要采一切必要措施,防范應對強對流天氣,努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具體措施有:一、及時排水。田間長時間深積水是造成目前大豆玉米爛種、爛苗的主要原因,及時排澇,降低田間持水量是當前的首要工作。二、適時劃鋤。待田間能夠進地作業(yè),可以及時進行劃鋤,能夠降低土壤濕度、破除土壤板結、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強作物根系氧氣供應,促進根系恢復生長。三、噴施葉面肥。根據苗情尤其是黃苗、弱苗較多地塊,可以選擇蕓苔素內酯+磷酸二氫鉀+中生菌素(惡霉靈)進行葉面噴施。四、及時防治病蟲草害。雨后易滋生雜草,在播種沒有采取封閉除草的地塊,可根據草情和苗情,分別選擇大豆、玉米專用除草劑實施莖葉定向除草。大雨過后,田間濕度大、溫度高,適宜多種病蟲害的發(fā)生,如根腐病、葉斑病、褐斑病、棉鈴蟲、甜菜夜蛾等。要選用對路農藥及時預防或防治。五、及時補種。受降雨及田間積水影響,部分田地大豆、玉米缺苗較多??梢栽谌泵巛^多的地方補種大豆和玉米,大豆品種選用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種,玉米缺苗嚴重的地塊也應及時補種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種,補種時,覆土2厘米左右為宜。
災害無情,專家有技。短短兩天時間,省市縣的農技專家齊心協力,積極應對漬害災情,深入田間把脈問診,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抗災減災計策方案,全力保障糧食豐產豐收,為谷城縣全年的糧食安全打下牢固基礎。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121vipspeaking.com/news/250684.html